首页 > 汽车图文 > 汽车图文 > 对长安关于华为合作项目公告的另类解读:汽车界“安卓”危险了?

对长安关于华为合作项目公告的另类解读:汽车界“安卓”危险了?

发布时间:2024-06-13 11:05:58来源: 15210273549

去年11月宣布与华为成立合资公司后,时隔近半年,长安汽车5月7日发布公告称,长安汽车已基本完成该项目涉及的财务、法务、业务与技术尽职调查,双方正在就交易关键条款进行进一步协商。鉴于项目重大性、复杂性及交易各方推进内部程序的需要,项目进度较备忘录中预估有一定延迟,预计不晚于2024年8月31日签订最终交易文件。

2023年11月25日,华为和长安汽车签署的《投资合作备忘录》,宣布成立一个“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的合资公司,并将面向行业战略伙伴开放股权。

2024年1月16日,华为注册成立“引望智能”,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包括核心技术、人员)注入该公司,并于4月24日发布名为“华为乾崑”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至此,合资公司的基础已达成,可谓万事俱备,只待长安。

 

长安汽车这一公告把原计划推迟三个月——如果仅仅是因为“项目重大性、复杂性及交易各方推进内部程序的需要”而延迟,倒也可以理解:毕竟对于国资来说,800亿的对外股权投资是一个相当重大的决定(目前长安汽车总市值也不过一千三四百亿而已),审批程序复杂冗长实属正常。

但是,公告中提到的“双方正就关键条款进行进一步协商”令人担忧:正常来说,合资的关键内容在备忘录中已经达成原则一致理解,超出原定计划的进一步协商并延迟期限,是否意味着当初备忘录约定的内容有变?

关于备忘录所及的合资公司,笔者认为关键条款不外乎股权、合资公司运营管理机制,其它车企参股的原则,以及对华为从事业务的限制:

首先,关于股权,在备忘录里已经约定不超过40%,应该不会有争议;不过,对于后续其它车企进入时长安是否愿意出让部分是个问号。

其次,合资公司运营机制或许是最胶着的地方,也最容易起争议的地方。以长安央企国企作风,800亿的投资,肯定不会甘心做一个“战略性财务投资者”,必然要求在合资公司的运营上有相当的话语权。有了这个开头,后续入股的车企都要求程度不等的话语权。如此一来,华为如何主导技术方向?

再其次,其它车企参股的原则。长安作为先行者肯定在某些方面比后入者更有优势,至少可以设定其它车企入股的原则。但是,假如(仅仅是假如)长安一定要有比其它后入股的车企大得多的话语权,那还会有别的车企入股吗?

没有别的车企入股,合资公司也就不可能实现余承东说的“打造一个由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一个有‘火车头’的开放平台。”

最后,对华为从事业务的限制最微妙,也颇具争议。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之前在谈及投资华为车BU时表示,华为承诺不从事整车业务,不从事新公司涉及的业务。——如何理解朱董的“整车业务”?假如他把鸿蒙智行包含在内,问题就大了。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的表述稍有不同:“华为坚持不造车,而是发挥自身ICT技术优势和营销能力,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这里的“不造车”应该不包含鸿蒙智行。

以上这些争议,无论哪一项不能有效解决,都会严重影响合资公司作为“开放平台”成功的希望,这也是笔者表示担忧的原因。

 

因为,依笔者见,这一“开放平台”的成功就是成为中国智能汽车的“安卓”,其理想模式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模式里,鸿蒙智行只是这个开放平台的客户之一,而不是其竞争对手。

同时,这一模式的成功需要满足几个原则:

首先是华为必须绝对控股,其它车企股东都是小股东,其作用类似于“有限合伙人”,以及提出行业共性的前瞻性需求。

其次,华为在合资公司必须有主导权,至少在技术上必须如此。

第三,其它股东必须有开放的心态,特别是长安。按照去年11月的备忘录,长安应该是除华为之外的第二大股东,因此长安开放的心态对后续入股的车企至关重要。

 

但愿笔者的担忧是杞人忧天吧,真心希望大佬们把格局放大些,齐心协力打造一个中国智能汽车业的“安卓”系统——那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无上之德。

汽车图文更多>>

新合资时代来临,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东风Honda迎转型关键期 奥迪Q7极寒穿越 RS系列冰雪漂移!奥迪quattro太稳啦 是谁还在买四驱油车?零下30℃试驾第五代胜达 比亚迪夏强势登场,别克GL8家用车市场霸主地位受挑战? 日本的国民神车,现在中国也有了 续航升级+皇后座椅,理想L9值得拥有吗? 李云飞:比亚迪30周年1000万辆,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东风Honda转型加速,新合资时代下的核心竞争力何在? 深度体验方程豹汽车豹5,全场景满足用车需求,值不值得入手? 新能源大六座SUV即将迎来爆发期 这三款新车先睹为快 “豹”款越野,方盒子+电四驱,搭1.5T插混,配云辇-P,值得买? 领克900亮相背后:百亿投资SPA Evo 大型电混SUV如何更领克? 2024年,特斯拉从“神坛跌落”后,外资车全线崩溃 大变革时代,如何稳健前行穿越周期?吉利详解《台州宣言》 2024年国内汽车召回排行及热点回顾 23.1万辆,坦克品牌2024再创佳绩,中国高端越野让世界瞩目 1-4月仅售23214辆,Model 3欧洲销量腰斩!价格过高、竞争加剧 新款腾势D9售价或将调整,新增车顶激光雷达,动力大升级至115kW 领克Z20首创流光尾翼+百变灵动岛,4.5C闪充15分钟,能补能370+km 18.98万起售,配纯电动力,比亚迪海狮07 EV实力如何 13.13万就能买奔驰车?定位紧凑型,奔驰A级怎么样 13.58万起售,细分市场销量第二?如今宋L DM实力如何 15.58万起售!被称为“满级大型越野皮卡”的星际X,究竟怎么样? 别克GL8 ES陆尊对比丰田赛那,谁才是30万+级MPV界的王者? 2024年度高品质微型纯电车典范,零跑T03何以脱颖而出? 城市纯电SUV新秀,大厂出品,一汽奔腾悦意03抢先看 启辰技术开放日揭秘:全生命周期零自燃,究竟如何炼成? Robotaxi混合运营,打造家门口的自动驾驶 两厢车为何不用混动和增程技术,纯电动的续航能力不令人担心吗? 本田新一代混动技术来袭,冠道将搭载,能否撼动汉兰达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