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图文 > 汽车图文 > 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超7亿平方米 楼市打响去库存攻坚战

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超7亿平方米 楼市打响去库存攻坚战

发布时间:2024-06-27 16:10:12来源: 15210273549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就楼市去库存工作做出部署。其中,近期的表态较为密集。

6月12日,央行召开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工作推进会,强调“着力推动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落地见效,加快推动存量商品房去库存”。

一周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表示, 用市场化方式加快推动存量商品房去库存。

6月20日,住建部要求,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扩围至市县。

与此同时,各地也推出一系列有利于楼市去化的措施。山西大同还针对化解非住宅商品房库存专门发文。

种种变化表明,楼市开启了新一轮的去库存周期,多管齐下去库存,成为近期的重要政策导向。

其背景在于,进入2024年,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跃至7亿平方米以上。加之市场交易降温,楼市去化周期再度拉长。

库存规模升至高位
近些年,全国商品房库存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5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43亿平方米。虽然比4月有小幅下降,但仍然处于7亿平方米以上的高位。

统计局口径中的“商品房待售面积”,是指已竣工的可供销售或出租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积中,尚未销售或出租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积。这也是衡量楼市库存的重要指标。

2015年至2016年,我国商品房待售面积曾连续多月攀升至7亿平方米以上的高位。此后逐渐下降,到2019年,一度回落至5亿平方米以下。

2019年至2021年,楼市迎来去杠杆之前的最后一轮扩张周期。开发商纷纷加大投资强度,买地和并购规模增加。市场交易规模也一度升至高位,但从2022年开始明显降温。这也为此后的库存攀升埋下伏笔。

从2020年开始,商品房待售面积呈螺旋式上升走势,到2023年攀升至6亿平方米以上,进入2024年,更是超过了7亿平方米。

其中,住宅待售面积超过一半,其余为办公楼、商业营业住房及其他库存。

从区域分布来看,这些库存并不均衡。易居研究院通过对100个城市的新房库存研究发现,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压力要大于一二线城市,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三四线城市市场热度不高所致。

根据该机构的统计,截至今年4月份,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为26.5个月。其中,一、二、三四线的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分别为20.1个月、23个月和34个月。

该机构还指出,从城市内部来看,郊区楼盘要面临比市区楼盘更大的去化难题。“目前供求关系的新问题是,市区和好地段的关系有所缓解,但郊区项目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恶化。一方面,此类郊区的新盘库存房源本身就相对多;另一方面,随着限购的全面放开,部分需求由郊区转向市区。这都会导致郊区的供求关系进一步恶化。”

去库存“多管齐下”
在政策层面,近几个月来,监管部门对楼市去库存工作做出了多项表态和部署。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

5月17日,住建部副部长董建国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了保交房四大工作重点,其中包括“推动消化存量商品住房”。他指出,城市政府坚持“以需定购”,可以组织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一部分存量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当日,央行表示,拟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

6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继续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

6月20日,住建部要求,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扩围至市县。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这一轮的政策表态来看,楼市去库存并不是独立推进的,而是与保交楼、保障房建设等工作并行推进。这既说明楼市去库存工作的复杂性,也意味着政策层面的思路为统筹推进,而不是单纯的点对点解决问题。

根据中指研究院监测,今年二季度以来,湖北、宁夏、广州、武汉等地鼓励收购符合条件的存量房源用作保障性住房。另有不少城市和区域发布了相关公告。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随着诸多支持政策的落地,预计各地将加快对存量商品房的收储进程。

严跃进表示,楼市正在开启新一轮的去库存周期,除了上述措施外,各地推出的降低购房门槛、促进楼市消费的政策,本质上也是为了消化库存。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城市针对非住宅类的商品房库存出台了针对性措施。6月中旬,大同发布《关于加快化解非住宅商品房库存方案》,推出合理确定房地产项目商住配比、加强非住宅去化与楼宇经济协同发展、降低非住宅商品房用户使用成本等12条相关措施。

严跃进认为,考虑到写字楼、商铺等商业地产领域的库存规模,推出这类措施很有必要。其中,在库存规模较大的三四线城市,类似的政策有可能被复制。

汽车图文更多>>

新合资时代来临,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东风Honda迎转型关键期 奥迪Q7极寒穿越 RS系列冰雪漂移!奥迪quattro太稳啦 是谁还在买四驱油车?零下30℃试驾第五代胜达 比亚迪夏强势登场,别克GL8家用车市场霸主地位受挑战? 日本的国民神车,现在中国也有了 续航升级+皇后座椅,理想L9值得拥有吗? 李云飞:比亚迪30周年1000万辆,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东风Honda转型加速,新合资时代下的核心竞争力何在? 深度体验方程豹汽车豹5,全场景满足用车需求,值不值得入手? 新能源大六座SUV即将迎来爆发期 这三款新车先睹为快 “豹”款越野,方盒子+电四驱,搭1.5T插混,配云辇-P,值得买? 领克900亮相背后:百亿投资SPA Evo 大型电混SUV如何更领克? 2024年,特斯拉从“神坛跌落”后,外资车全线崩溃 大变革时代,如何稳健前行穿越周期?吉利详解《台州宣言》 2024年国内汽车召回排行及热点回顾 23.1万辆,坦克品牌2024再创佳绩,中国高端越野让世界瞩目 1-4月仅售23214辆,Model 3欧洲销量腰斩!价格过高、竞争加剧 新款腾势D9售价或将调整,新增车顶激光雷达,动力大升级至115kW 领克Z20首创流光尾翼+百变灵动岛,4.5C闪充15分钟,能补能370+km 18.98万起售,配纯电动力,比亚迪海狮07 EV实力如何 13.13万就能买奔驰车?定位紧凑型,奔驰A级怎么样 13.58万起售,细分市场销量第二?如今宋L DM实力如何 15.58万起售!被称为“满级大型越野皮卡”的星际X,究竟怎么样? 别克GL8 ES陆尊对比丰田赛那,谁才是30万+级MPV界的王者? 2024年度高品质微型纯电车典范,零跑T03何以脱颖而出? 城市纯电SUV新秀,大厂出品,一汽奔腾悦意03抢先看 启辰技术开放日揭秘:全生命周期零自燃,究竟如何炼成? Robotaxi混合运营,打造家门口的自动驾驶 两厢车为何不用混动和增程技术,纯电动的续航能力不令人担心吗? 本田新一代混动技术来袭,冠道将搭载,能否撼动汉兰达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