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朋友圈被"工信部鼓励发展燃油车"的新闻刷屏,可把刚提了新能源的车主们吓得不轻。别急,咱先捋捋这事儿到底咋回事。
我昨天专门翻了翻工信部的原话,根本不是"大力发展燃油车",而是"同步推进内燃机技术发展",强调坚持"稳妥转型"。
简单说,人家压根就没打算放弃新能源的政策方向,只是强调要动力多元化。就是告诉你——咱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燃油车和电动车得一块儿混。
这不是啥政策大转向,从十四五规划那会儿开始,就一直强调这事儿嘞。
真要说变化,最直观的就是今年的车补政策了。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首次把国四标准燃油乘用车也纳入了可申请报废补贴的范围,报废燃油老爷车换燃油新车的,能拿1.5万。
这不是"劝退"新能源,是为了刺激消费。咱们市场还不成熟,二胎"车补"政策早晚得出。
但坦白讲,新能源补贴退坡是铁定的节奏。最近又观察了乘联会的数据,纯电动车在一二线城市饱和了,增长主要靠下沉和出口。
没人觉得燃油车是未来,但它还会是很长一段时间的现在时。上个月我参加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举办的研讨会,理事长付于武就明确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要与国家能源战略契合,而国家能源战略是多元替代。"意思很明确——新能源汽车是趋势,但燃油车还得多活几年。
说到底,政策其实就是个平衡术。现有的汽车保有量里,燃油车占了大头,产业链成熟,关联着上下游几百万就业岗位。别说国内,连欧洲那些天天喊"禁燃"的国家,现在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看看保时捷的策略——到2030年他们计划80%的车型为电动,但拒绝给出禁燃时间表。
对于已经买了新能源的车主,别慌。我试了近百款纯电动,电动车在城市代步、智能化体验、使用成本上的优势短期内燃油车难以超越。
更何况出行场景多元化,有家庭的中国人早就开始"油电双车"了,周末自驾带娃去郊区,拉上帐篷被子零食玩具充电宝,你觉得哪种车型更方便?
新能源车和燃油车最终还是要看市场规律和消费者选择。去年特斯拉、比亚迪在降价潮中销量不降反增,凭什么?产品力过硬呗!别被政策解读牵着鼻子走,好车永远不愁卖。
最后一句话送给焦虑的新能源车主:你买车是用的,不是炒的。政策就算转向,也会有缓冲期,够你把车开够本了。担心啥?